拼版左圖:7月14日,送餐員王鍵在上海一個小區(qū)旁邊的超市里買了一瓶冰鎮(zhèn)礦泉水喝了起來,這是他夏日里降溫最常用的一個方法,每天這樣的大瓶礦泉水他至少要買兩瓶。他送一單可以得到6至10元不等的收入,這瓶礦泉水要3.5元。右圖:7月14日,送餐員王鍵給一名客戶送餐后走出樓門摘下安全帽透氣,頭上已全是汗水。入伏后,一群平凡的身影頂烈日、迎熱浪,用汗水澆灌城市之美。新華社發(fā)(杜瀟逸 攝)
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
新華社記者
高溫炙烤,氣溫甚至突破40℃。
14日15時許,楊威擦了擦鼻梁上的汗水,戴上墨鏡,帶著檢修工卡,來到剛剛?cè)肫旱目湛?20旁,開始檢修工作。
入伏后,像楊威一樣,一群平凡的身影頂烈日、迎熱浪,用汗水澆灌城市之美。
灼熱的陽光讓人望而卻步,大地蒸騰著暑氣。作為杭州機場機務(wù)維修保障部維修主管,楊威和同事的工作就是對抵達的飛機進行全面檢查,確保下一次飛行安全。
記者看到,空客320系列機型檢修工卡長達9頁,上有60多個子項目,需要約50分鐘檢查完23個點位。
即便是工作一會兒,汗水不斷滲出楊威剛剛擦干的額頭。他指著飛機前部的電子設(shè)備艙通風口說,從這里吹出熱風有80℃,算是一次小小的“預(yù)熱”。
“發(fā)動機后方的空氣可達140到160℃,機務(wù)維修人員對渦輪葉片等部位檢查,至少要在這個位置站2分鐘?!睏钔f,為檢查輪胎,他甚至需要移開被炙烤得有些燙手的輪檔,趴在滾燙的水泥地面上查看。
“中午和傍晚到達的航班比較多,我們常常沒有時間吃飯,每人每天微信的步數(shù)有3萬多。”楊威說,飛行的安全離不開每一個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的汗水,“我們要確保每一架飛機安全起降?!?/p>
“Dead slow astern(微速后退)!”楊其猛在駕駛艙外的左舷處下達著引航指令。13日12時35分,烈日將甲板烤得滾燙,老楊卻巋然不動,雙目死死盯住緩緩縮小的船岸間隙。
擁有26年引航經(jīng)驗的楊其猛是廈門港引航站的高級引航員,他正在對一艘巴拿馬籍貨輪“海豐馬卡薩”引航。當引航員登船后,就獲得了船舶的實際指揮權(quán),因此老楊的工作更像是一名“巨輪指揮官”。
入伏后,廈門氣溫達35℃,而且濕度高。雖然貨輪駕駛室內(nèi)有空調(diào),但為了獲得更好的靠泊視野,楊其猛不得不站在駕駛室外的甲板上下達操作指令。不到5分鐘,駕駛室外的氣溫計指向45℃,腳下的甲板溫度更是接近70℃。
在這樣的高溫環(huán)境下,楊其猛一站就是近半小時,汗珠順著額頭和臉頰往下淌。
“海豐馬卡薩”貨輪順利靠泊在了廈門海天碼頭的11號泊位上。和船長握手告別后,滿身是汗的他顧不得擦干汗水,奔赴下一個引航任務(wù)。
14日正午,十三陵供電站運維服務(wù)班班長孫長紅一行4人行進在北京北部的山區(qū)里,巡查電力線路。
“幾天不砍這些雜草,這條路就沒了。”孫長紅一邊和記者聊天,一邊用鐮刀費力地將沿途的枝枝蔓蔓砍掉。
為了防止意外情況,他們戴著安全帽穿著棉質(zhì)的長衣長褲。雨后的空氣濕熱潮悶,讓人極不適應(yīng)。記者才走了一小會,就已經(jīng)衣服濕透。而服務(wù)班的師傅們健步如飛,早已爬過了另一座山梁。
“我們4人的運維服務(wù)班承擔著十三陵地區(qū)150多公里高壓電力線路的巡查維護工作。每天最少要走20多公里山路,有的時候飯都顧不上吃,往往活兒干完了就到了凌晨?!痹谶@里工作了31年的孫長紅,一到夏天就取消掉所有假期。“4天沒回家了,家里的事兒一點都顧不上?!崩蠈O對家里不無愧疚。
走了幾十分鐘,翻過一座山梁,他們終于到了一個巡查點,頂著刺眼的陽光,孫長紅用望遠鏡認真觀察導(dǎo)線、桿塔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將可能侵線的樹木植物清除干凈,認真地把巡查情況登記在本子上。本子都已經(jīng)濕透了,而汗水早就在工服上留下一片片的白色汗?jié)n。
“這活兒不能馬虎,一出問題就是上萬家用不上電?!币粋€巡查點完成了檢查,孫長紅他們又匆匆地轉(zhuǎn)向了另一個山頭。
熱浪席卷。在南昌鐵路局南昌客運段,列車之間沒有任何遮陽,空氣仿佛更加悶熱。
十幾位洗車工戴著斗笠或安全帽,身穿長衣長褲,腳穿著套鞋,手拿著水管和刷子,正頂著烈日給客運列車“搓澡”。
南昌客運段的一個洗車班組一般由10個人組成,刷車廂、沖洗、防護,各有分工。在工人們休息時,記者看到,常年頂著烈日作業(yè),洗車工就算戴著帽子和袖套,皮膚也被曬得黝黑,而穿著套鞋的雙腳,卻被汗水泡得雪白。
清洗一節(jié)車廂的一個面需要兩分半鐘,18節(jié)的一列車的兩面就需要一個半小時?!耙粋€班組每天要清洗4-5列車,工作7個小時。”59歲的洗車工余國勇說。
由于作業(yè)時得經(jīng)常與堅硬的道砟、滾燙的地面接觸,余國勇的套鞋經(jīng)常是穿了兩個多月就破。
“我洗車12年了,可別看給列車‘搓澡’簡單?!彼钢鴽_水皮管說,一趟車要洗兩個面,沖水皮管要穿過車底和水閥進行對接,銜接不夠快的話,就會影響洗車進程和列車出庫時間。
每天負責沖洗,余國勇抱著40斤的水管來來回回要走上25公里?!艾F(xiàn)在新車越來越多,清洗標準也提高了,看著列車干干凈凈出庫,大伙兒苦點累點,心里也舒服!”他拿起一小瓶藿香正氣水,一口喝下。
三秦大地驕陽似火。13日正午時分,西安氣溫高達39℃,空氣裹挾著熱浪撲面而來。
下午1時許,在西安市高新區(qū)的地鐵六號線錦業(yè)二路站建設(shè)工地,這里正在進行地鐵車站主體結(jié)構(gòu)頂板施工,車站主體結(jié)構(gòu)下個月有望封頂。烈日下,仍有7、8名工人在地鐵車站施工面進行鋼筋綁扎作業(yè)。
41℃、42℃、45℃……記者拿出總刻度50的溫度計險些“爆表”。
45歲的冉忠?guī)煊沂帜弥摻钽^、左手拿著鐵絲,將鋼筋整齊有序地綁扎在一起,為下一步的混凝土澆筑工作打好基礎(chǔ)?!疤栆粫瘢摻顮C得不能用手直接摸,戴著厚棉布的勞動手套仍覺得燙手?!比街?guī)煺f。
6月至10月是施工的黃金期?!敖裉煳遗R時加會班?!比街?guī)煺f,高溫天項目部安排下午3時上班。
天確實熱,“但宿舍有空調(diào),項目部給我們準備了綠豆湯、西瓜……”他滿是汗水的臉上閃著一絲笑,“工地上也備著防暑降溫的藥品和飲品,設(shè)置了降溫噴霧?!?/p>
“項目工期比較緊張,我們得抓緊,好讓地鐵早日開通。”冉忠?guī)煺f著,手不由自主地加快了綁扎動作。(記者魏一駿、鞠煥宗、顏之宏、付瑞霞、鄔慧穎)